做期货,就上期货返佣网,全国期货交易一站式返佣网
编辑:期货玩家老郭浏览:0发布时间:2024-03-19 09:06:56
镍期货行情实时行情
商场如战场!
2022年3月份,一场西方资本看好时机针对于中国企业开展的逼仓围猎,让青山控股一度陷入了至暗时刻……
2022年3月7日晚,伦敦交易所(LME)镍期货突然高涨,达到了每吨55000美元。
当晚,期货圈就传出消息,因市场内的外资多头逼空,青山集团20万吨空单岌岌可危,然而危险还在继续。
3月8日,伦镍继续暴涨,突破每吨10万美元的关口,日内涨幅扩大至近100%,短短两个交易日涨了两倍不止。
这已经是伦敦金属交易所有史以来最极端的价格波动之一了。
一时间,市场开始出现各种传闻,青山集团被外资逼空,潜在损失可能高达60至120亿美元,恶意逼空的外资还以印尼某镍矿60%股份为代价提出要挟。
要知道,青山集团公司的总价值也只有510多亿元,这么大一笔亏损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一场“史诗级逼空”事件,把一直都低调内敛的青山控股,推到了众多的聚光灯前。
青山控股实控人项光达有一个称号“中国镍王”,最初他是做汽车门窗制造起家的。
但是考虑到大牌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自己生产汽车配件了,汽车门窗生意在逐渐被挤压,于是他决定转型开始做不锈钢。
1992年项光达开始了钢铁创业之路,从此也开始和镍打交道了。
随着对不锈钢领域的日益熟悉,项光达发现了我国企业对镍的消耗量十分巨大,但是我国却十分缺少该资源,因此80%的镍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这就导致了我国无法主导镍的定价权,且利润空间长期被压缩。基础资源的约束也影响了不锈钢等行业的发展。所以项光达决定,从源头做起,自己买镍矿,打破镍的束缚。
他先后去了镍产量排名前列的国家考察,最终在2009年,青山控股买下了印尼4.7万公顷的土镍矿。
除此以外,他还在印尼、印度、津巴布韦等国继续买矿,不断提高镍的产量。
到2021年,青山控股的镍产量已经达到了60万吨,占全球镍产量的22%。此时的青山,早已经是全球镍矿开采业的老大了。
因为产量巨大,所以青山有了套期保值的需求。但同样因为产量巨大,青山也成了国外资本眼中的目标,他们要找一个机会,围猎青山。
果然,他们等到了一个好时机。
俄乌冲突一声枪响,那些西方资本巨鳄们知道,机会到了。
青山集团之所以拿出了部分资金在期货市场上买空单,一方面是为了防止长期镍价下跌对企业的经营造成波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青山觉得自己持有大量现货,是可以应对风险的。
这种策略不是青山第一次使用,2021年年初,镍矿出现紧缺,青山就是用这种方式大赚一笔
但是没想到,今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2022年青山手上持有20万吨左右的空头合约,交割日期为3月9日。
这个数量大约相当于青山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虽然是较高的要求,但是青山还是有能力交货的。
但是,伦镍对于镍交割的要求很高,要求镍含量不低于99.8%。青山自己的产品却无法满足这个标准,只能迅速去别处买。
可是,受俄乌冲突的影响。俄镍被伦敦交易所踢出了交割范围,且欧美制裁等地缘冲突还导致俄镍交易和运输受阻。因此青山很难在短时间内再凑足大量纯镍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库存交货的话,青山只能交保证金,这可是一比不小的亏损。
此时,瑞士的嘉能可就是看准了这个时机,他认为青山一定拿不出这么多现货进行交易,所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利用镍进行拉涨逼空,
进而拉爆青山的空头合约。
消息一出,国内和镍有关的和可能跟镍有关的上市公司开始轮番连续跌停,恐慌情绪不可遏制地蔓延着。
所有人都以为青山此次一定过不了关了,经此一役,青山一定会遭受重创。
就在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迅速飞奔时,突然一个转弯,整个局面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3月8日晚,LME突然“拔掉了网线”。LME先是紧急宣布暂停镍交易,接着取消了所有在英国时间2022年3月8日零点或之后在场外交易和LME select屏幕交易系统执行的镍交易,并且推迟原定于2022年3月9日交割的现货镍合约的交割。
这样一来,青山就有了可以转圜的时间。不过有从业者认为,之所以LME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是为了“自救”。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于1876年。但是在2012年的的时候已经被港交所花费167亿买下。
这次伦镍“逼仓”危机,已经严重脱离现货市场的实际情况,甚至引发了连锁反应,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许多客户都面临无法报价交易的局面。
许多做空的企业,都可能会因为价格上涨无力缴纳保证金而破产,因此LME有必要对市场实施监管,并且对其制度进行调整。
不管怎么说,延期交货还是给空头提供了交货的可行性。随后,青山就给出了满意的答复。
项光达表示,将会用青山旗下的高冰镍置换国内金属镍板,并且已经调配到了足够的现货。
项光达在接受采访时也直言不讳,称外国人确实有些动作,但是他们已经在积极协调了,而且国家以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都给予了青山充分的支持。
这一场金融大战,青山险胜。
但是,回顾过往,西方资本围猎中国企业已经不是第一回了,青山也并不是第一个遭遇这种情况的。
2004年,中航油因为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上亿美元。
中航油虽然总部和注册地位于新加坡,但是却是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所控股的。
2003年,新加坡公司当时的总裁陈久霖,擅自决定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开始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找到了数家外资银行,签订期权合约,并且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万桶。在石油价格下跌时,公司还小赚了一笔。但是没有想到,进入2004以后,石油价格就开始一路上涨,公司也出现了亏损。
3月28日,公司亏损580万美元;6月,亏损扩大至3500万美元。陈久霖不仅不止损,还抱着赌徒心理,继续扩展合约,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他希望油价回落时可以翻身。
10月,中航油亏损达到上亿美元,公司现金消耗殆尽。
接着,西方资本开始了追债行动。11月底,不堪重负的陈久霖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005年,国储铜事件,再一次让国储局产生了巨额的损失。
因为代表国储在伦敦交易所从事铜交易的刘其兵,在每吨3100多美元的价位附近抛空铜,建立了约20万吨的空头。最后导致国储局不得不抛售国内现货来挽回损失。
此外,还有1997年,株冶从事锌保值具体经办人员,因为越权透支交易,出现亏损后不仅不上报,还继续抛出锌合约,最后被国外的资本逼仓,损失1亿多美元。
纵观这些事件,一方面说明了相关企业缺乏对市场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实期货工具本身是为了帮助企业去规避风险的,如果企业能够完全根据自己持仓的现货,按照套期保值的要求进行交易,一般是不会发生亏损的。
但是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因为市场缺乏透明度,在西方资本虎视眈眈的围堵下,企业被经纪商、交易所出卖。
当自己的资金、仓位、成本都被对方知道的话,一旦出现大户,那就会有人想方设法做局吃大户。
这就需要企业能够掌握话语权和核心数据。
如此一来,还有哪个外资敢来逼仓?
重要提示:
本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期货返佣网老郭整理发布,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本网站www.jiujiufanyong.com不会因为关注、接收或阅读本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请您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并自主承担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由 期货玩家老郭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jiujiufanyong.com/rumenxuexi/2314.html,更多入门学习,请关注期货返佣网。
上一篇:pvc期货价格行情
下一篇:煤炭期货行情最新消息